摘要: 最優所得稅理論概述 最優所得稅理論旨在分析和解決所得課稅在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舍問題。 談及所得稅問題,我們立即面臨有名的“做蛋糕”與“切蛋糕”之間的權衡問題。 一種觀點認為,所得稅是為滿足公平目標而有效實施再分配的手段; 另一種觀點認為,所得稅的課征是對勞動供給和企業精神的一種主要抑制因素,特別是當邊際稅率隨著所得的增加而增加的時候。最優所得稅理論旨在分析和解決所得課稅在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舍問題。 最優所得稅理論的內容1 關于最優所得稅的主要論文出自米爾利斯(Mir[閱讀全文:]
摘要: 最優商品稅理論主要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政府只能以商品稅作為籌集既定收入的工具,怎樣的一套商品稅才能使超稅負擔最小化? 最優商品稅理論 兩種答案 對此,西方稅收理論界有兩種答案: 一種認為最優商品稅是對所有商品征收單一稅率的商品稅,因為單一稅率不影響相對價格,而差別稅率會扭曲相對價格。 另一種答案是1927年英國劍橋大學福利經濟學家弗蘭克·拉姆齊通過嚴格的數學證明后得出的。他認為最優商品稅具有一套差別稅率結構,每種商品稅稅率的高低與該商品供求的價格彈性成反比,即逆彈性命題。值得注意的是[閱讀全文:]
摘要: 最適課稅論(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 最適課稅論概述1 近幾十年來,對于什么是良好稅制的構成要素,經濟學家眾說紛紜,其中:居于主導地位的稅制改革理論有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公平課稅論(theory of equitable taxation)、70年代的最適課稅論(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和90年代復興的財政交換論(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這三大理論并稱為20世紀三大稅制改革理論,對稅制改革[閱讀全文:]
摘要: 概述 最優稅制理論最優稅制理論研究的是政府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如何征稅才能保證效率與公平的統一問題。由于理論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即政府對納稅人的納稅能力、習慣偏好不完全了解這個基礎之上的,因此更具有現實意義。 信息的不對稱使得政府在征稅時喪失了信息優勢,在博弈中處于一種不利的地位,在自然秩序作用下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我們只能通過制度的安排,使之接近于這個狀態。最優稅制理論就是在這個時候悄然興起。 稅收的基本原則主要為效率與公平,最優稅制應該是同時兼顧效率原則與公平原則的稅制。稅[閱讀全文:]
摘要: 重商主義的稅收思想(Mercantilism's taxation thought) 重商主義的稅收思想概述 重商主義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代表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一種經濟學說和政策體系,它起源于16世紀中葉。重商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早期和晚期兩個階段。其經濟理論的基本思想。只局限于流通領域。早期重商主義者,主張實行高關稅率限制商品進口,防止金銀外流,保護本國對外貿易,促進國內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晚期重商主義者,主張發展工業,擴大商品出口,限制商品進口,通過貿易順差換回大量金銀貨幣。重商主[閱讀全文:]
摘要: 重農學派稅收思想(physiocratic school taxation thought) 重農學派稅收思想概述 重農學派稅收思想是法國資本主義建立時期的資產階級稅收理論。重農學派產生于18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其先驅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的P·布阿吉爾貝爾、F·魁奈、 A·R·J·杜爾哥和西斯蒙第。17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的法國,由于封建王朝實行重商主義政策,農業極度衰落,稅制紊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人民負擔沉重,法國的財政經濟面臨嚴重的危機。重農學派認為,社會財富的真正源泉是農業,要[閱讀全文:]
摘要: 詹姆士·斯圖亞特賦稅思想(James Steuart's taxation thought) 詹姆士·斯圖亞特賦稅思想 詹姆士·斯圖亞特(James Denham Steuart,1712~1780)是英國的經濟學家,重商主義后期代表人物。 他在1767年所著《政治經濟學原理研究》一書(共5篇)中的第5篇 “賦稅量與其適當應用”,專門闡述了自己的稅收思想。斯圖亞特財政論首先提出公債論,其次研究賦稅論。他認為,歷史地看,賦稅是充當君主借款的一種擔保而產生的。他首先分析了稅收起源和依據[閱讀全文:]
摘要: 凱恩斯的稅收思想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稅收思想基于充分就業理論,凱恩斯認為,政府征稅將減少私人的貨幣數量,因而具有促成通貨緊縮、減少消費傾向的趨勢,同時影響私人投資。因此,政府應減少稅收,以提高有效需求和刺激私人投資?!叭衄F在采取步驟,重新分配所得,以提高消費傾向,則對于資本之生長大概是有利無弊?!钡?,政府征稅并非稅率越高越好,特別是所得稅稅率不能太高,因為稅率過高可能導致削減私人投資引誘的危險;高額的累進稅率將使投資邊際效率減低,使投資函數下[閱讀全文:]
摘要: 亞當·斯密的稅收思想 亞當·斯密(1733-1790)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之一。斯密一生從事過多種學科的研究,在經濟方面的研究尤為突出。他僅出版過一本經濟學論著,即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但就是這本劃時代的著作,建立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也對財政稅收理論作了系統的研究。 斯密的政府觀 斯密所處的年代,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時代;反映自由經濟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在斯密的經濟理論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亞當·斯密以"人的[閱讀全文:]
摘要: 約翰·洛克的賦稅思想(Locke's taxation thought) 約翰·洛克的賦稅思想 1692年,約翰·洛克(John Locke)在其《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價值的后果》及1695年《再論提高貨幣價值》等著作中,發展了霍布斯的稅收益交換說,認為稅收是人民從國家取得利益所繳納的報酬,或人民財產得到保護而向政府付出的代價。政府的主要職能在于保護私有財產,政府沒有充足的經費就不能維持。凡享受保護的人都應該從他的產業中支出他的一份來維持政府。洛克認為,政府只能站在議會贊助權的立場上,[閱讀全文:]